A-A+

中国早期战地记者:镜头聚焦历史 一生书写传奇

2016-05-03 阅读

  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 题:镜头聚焦历史 一生书写传奇 ——中国早期战地记者舒宗侨遗体告别仪式在沪举行

  作者 武文静

  今天,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著名记者、中国最早一批战地记者之一的舒宗侨先生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沪上新闻界、摄影界及复旦师生数百人赶来为这位风雨一生的老人送行。三月十二日,舒宗侨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记者、教授和囚徒

  用“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来形容舒宗侨的一生一点也不过分。

  舒宗侨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九三二年夏,不满十九岁的他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从此踏上新闻之路。

  还在求学期间,舒宗侨就进入沪上报馆工作。毕业后,他又先后任苏联塔斯社记者及在国内多家报刊任职。抗战期间,他不畏艰险,多次深入战地前线采访,对台儿庄战役等重大事件进行了及时报道。一九四二年,他开始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一生中,他经历过枪林弹雨,也有过两次牢狱之灾。一九三九年,他在重庆被国民党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五个月;一九五七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并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但这些遭遇并没有改变他对新闻事业的执著。一九九九年,香港文联给他颁发“金龙奖”和“当代杰出摄影家”称号;二○○一年,他又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成就奖”。

  画报画史记二战

  为了传播抗战消息,激励人民斗志,一九四二年,舒宗侨和美国人温福立等创办《联合画报》,并担任总编。从一九四三年开始,《联合画报》被盟国的飞机投放到江浙等敌占区,用照片对日伪军进行攻心战。

  抗战胜利后,他编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并与曹聚仁先生合编了《中国抗战画史》。一九四八年,国民政府在审讯日本战犯冈村宁次时,审判长面前放的就是这两部红色封面的画史,它们成为日军罪行的铁证,并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

  挽联鲜花表哀思

  在追悼会上,老人的遗体旁簇拥着洁白的百合花,“做记者做编辑更做史家图典两部堪垂世,为严师为慈父兼为义士仁德一生永诲人”,悬挂在追悼会大厅两边的这幅挽联,涵盖了老人的一生,更表达了亲友无尽的哀思。

  在回顾父亲的一生时,老人的儿子舒达明满怀深情地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经历,只是中国现代历史的缩影。他又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时时流露出对儿女的关爱之情。”(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netease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