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战争历史:一代装甲传奇
1942年4月20日,德国的狼穴大本营。希特勒特别选择了自己生日的这一天来见证一款武器的最终选型,陪同人之一就是希特勒的好友、大名鼎鼎的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保时捷。而当天将要定型的武器就是至今仍叫人谈之色变的虎式坦克!

重型坦克时代

其实虎式坦克的原概念车从1937年春季就开始研发了,不过开发过程却几经周折。到1941年,包括保时捷在内的三家厂商(另外两个是奔驰和MAN)分别提交了一款75mm主炮35吨重量的坦克设计方案。不过由于德军在侵法战争中发现88mm防空炮对付装甲目标十分有效,于是强烈建议将此款坦克的主炮换成88mm。于是设计工作又拖延了一段时间。
真正刺激了德国加快研制进度的事情是苏德战争。曾打得西欧各国屁滚尿流的德军装甲部队在苏联战场上竟然遇上了恐怖的对手--T-34坦克,德军发现他们竟然无一款坦克可以与T-34抗衡!于是德国人一边加快IV号坦克升级,一边赶快加紧了新坦克的研制工作。最后,新坦克的样车出炉,最终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虎式坦克。
关于保时捷,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其实希特勒很希望好友保时捷提供的样车能中标,结果当天测试的时候保时捷的样车竟然趴窝了,最后只能落选!不过,希特勒还是给足了好友的面子,不仅让新坦克换装了保时捷公司的炮塔,更引用了保时捷大师给起的绰号--"虎"作为坦克的名称。从此,这条老虎成了盟军装甲兵的噩梦,它厚重的装甲和威力巨大的88mm主炮使任何盟军坦克都无法战胜它,而它在东线和西线的战绩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虎式坦克的出现也标志着德军闪击战理论体系开始自我坍塌,牺牲速度强调重炮厚装甲的思路开始主宰德军坦克的设计思路。从此,希特勒像着了魔一样希望造出无敌坦克,这种欲望一直影响德国军工企业直到战败。
装甲动物园的奇葩
输掉虎式坦克竞标的保时捷其实很不甘心,他通过和希特勒的关系为保时捷公司争取到了另一款武器的生产,那就是使用虎式坦克底盘的专用坦克歼击车--费迪南型(以工程师本人名字命名)。可以说,生产大杀器就是保时捷公司竖立品牌威信的重要手段。
了解二战德军武器命名的人都知道,德军的装甲部队几乎就是个钢铁动物园,什么虎、豹(另一款知名坦克)、鼬鼠(反坦克自行炮)、美洲狮(8×8装甲车的一款)等满地都是,而费迪南坦克歼击车最终用的名字是"象"式,因为其从炮塔伸出的长管主炮很像大象的鼻子,而虎式坦克的底盘让它厚重的感觉十分明显,这个装甲奇葩从形象上确实比其他型号更像它的名字!

到1943年5月12日,"象"式坦克歼击车样完成了全部90辆的生产任务,随后全体被派往库尔斯克前线。在突破苏军防御的战斗中,"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后方地域被优势的苏军坦克包围,一头头"大象"最终被"群狼"狠狠扑倒,损失惨重。于是,后期的"象"除了加装机枪外还需其他坦克配合作战,以便应付掉转炮口难的尴尬。
无力回天的虎王
战争转眼到了1943年,德军各条战线均面临极大压力。为了改变局面,德国的重型武器纷纷加快研制步伐,而保时捷公司参与的虎王坦克研制就是在这个时候创出成绩的。

虎王坦克是在虎式坦克的经验上进一步增强的,总重量已经达到70吨左右,前装甲厚达180厘米,88mm主炮倍径更大威力更猛。虽然德军在战争后期因工业遭受破坏导致坦克性能下降,但当时所有盟军坦克仍对虎王无可奈何,只能冒着巨大危险围攻它或者等待空中支援。

虽然虎王坦克比起虎式坦克更加恐怖,但已经无力挽回德国即将战败的命运。相比起谢尔曼和T-34等盟国坦克,虎式和虎王坦克的生产量少的可怜,而随着盟军打虎利器的出现特别是空中优势的建立,德军装甲部队越来越被动,一句话:任你再厉害的老虎也无法抵挡群狼的进攻,而且不止一群!最后,虎王坦克在最后的绝唱中见证了第三帝国的倒塌,也见证了保时捷公司装甲传奇的悲壮谢幕!
从奔驰、宝马、保时捷三大豪车企业在战争中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非正义战争对品牌形象的巨大影响,三个企业在战后下了血本来挽回自己的形象就是最好的说明。杰出的工业实力可以振兴民族,也可以毁灭自己,德国的汽车工业已经用最残酷的方式证明了这个道理。但愿这些永远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