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玉街道面向困难职工及子女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四川新闻网泸州6月2日讯(钟桃 邓艳)“尊敬的各位领导、家长们、可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大家能够按照约定参加我们邻玉街道2016年6月道德讲堂活动。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对,是孩子们的六一节。所以我们这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放飞希望·绽放微笑。”6月1日,由邻玉街道总工会、关工委、妇联主办的道德讲堂,面向辖区困难职工及其子女开课。近6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唱歌曲·赞和谐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孩子们跟着熟悉的旋律唱起了一首道德歌《世纪的约定》,这首歌将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融入动人的旋律中,简洁明了的歌词向人们传递着幸福、和谐,也表达了邻玉群众对泸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支持和信心。
学模范·赞好人
围绕活动主题,邻玉街道道德讲堂为大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邻玉人身边的的典型事例——“邻玉好人”韩大英抚养两个福利院孩子长大成人的感人故事。韩大英,是一位家住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兴隆村的农村大姐,她今年60岁了。她从1989年开始收养第一个来自福利院的才2个月大的小女孩,这孩子现在已经27岁,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前两年出嫁了,韩大英还亲自为她办了一场热闹的婚宴,把这孩子托付给懂得心疼她的丈夫手里。养大了第一个孩子后韩大姐又张罗着从福利院收养第二个女孩国群(意思是国家群众来抚养),但小国群因患小儿麻痹症,手脚、智力均有很大的残疾,但难得的是,韩大英通过耐心解释和劝慰家人,儿媳也通情达理并不嫌弃这孩子,她省吃俭用教育孩子读书识字明理,还让自己9岁的孙女儿在周末当“小老师”给国群补课。

在走访中韩大姐这样告诉我们:“一只小狗小猫时间带久了都会有感情的,更何况活生生的人呢。我是只晓得种点田土的农民,对这孩子只能说管饱管平安,我们能力有限。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更愿意带给这个孩子更好的条件,尽自己多一点的心意,让这没爹没妈的孩子多享受一点家庭的温暖,只要孩子过得开心过得平安,我就尽到了责任了。”多年来,正是韩大姐这样的家庭用大爱温暖了孤独孩子幼小的心灵,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孤独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充足的物质保障,还要有必需的情感依赖与情感满足,韩大英夫妇给予福利院孩子的是无可替代的家庭环境,是发自内心的爱与关心。
[1] [2] 下一页